本报维也纳7月19日电(记者丁健行)参加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、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会议开幕当天发言指出,中国空间科技事业的巨大发展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,依靠的是中国科学技术人员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。中国的经验表明,发展中国家也有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。
栾恩杰说,利用空间技术是发展中国家接近发达国家技术水平、发展经济的一条捷径,这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中得到了验证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的空间科学、空间技术及其应用事业从无到有,有了很大的发展,形成了完整的研究、设计、试制、生产和试验体系,并建立了设备齐全、能发射各类卫星的发射中心和与之相配套的测控网。运载火箭的技术日趋成熟完善,已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、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能力,可以满足国内外发射各种用途、不同质量卫星的需要。迄今,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57次发射,尤其是1996年以来,长征火箭已连续15次发射成功。中国自行研制并发射了40余颗不同类型的卫星,这些卫星广泛应用于经济、科技、文化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中国在多级分离、一箭多星、大型运载火箭的捆绑与分离、低温高能和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、卫星回收、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航天技术重要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栾恩杰表示,中国政府将继续鼓励和积极支持中国空间科技事业的发展。在空间科学方面,中国将继续加强微重力、空间材料、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、空间探测、空间物理、空间天文等方面的研究。在空间技术及应用方面,研究开发载人航天技术,争取在21世纪早些时候载人航天。
有关空间技术国际合作方面,栾恩杰表示,中国一向支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各种努力,反对空间垄断及外空军事化,主张在和平利用、平等互利、取长补短、共同发展的基础上,增进和加强外空领域的国际合作。今年9月,中国政府还将与联合国外空司和欧洲空间局合作,在北京举办“空间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”。